本科论文和圣人传记
其实很早看过杜维明的书。大学时候,因为自己遇到学业和困惑,查阅资料,写了几个圣人的传记,本科论文也是和儒家思想有关。其中儒家方面的书,对杜维明的印象是最深刻的。
这种深刻来自于鲜活的描述,和有感情的论述。我们之前接触到的儒学大家,往往是高度概括的结论和标签——明代儒学大家,心学代表。
时间久远,回想当时,我的传统文化基础并深厚,儒家思想也是聚焦于孔子的描述。10年之后,自己也是人到中年,再去看杜维明写王阳明的青年人生经历,真的是看到一个真实,特别,努力,真诚的青年人。
有很很深厚的家学渊源,很坎坷的中年人生经历,有年轻人的癫狂,有传统文化教育下的收敛,有努力向上,也有怀疑人生想要遁世。有名誉和风光,也有质疑和打压。
总之是一个很生动的人,然后你能感觉到他的内在经历的丰富,不是语文书上,说他是一个圣人,哲学书上说他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,这样简单描述。如果用这样事先假定的学术框架去套他的内在,就挤走了他真实的内心经历。
如果阳明有意识地试图用他整个人生来显示自己的学说,如果他的看起来杂乱的人生经验是意义追求一种预定的教学目的,那么我们会极不公正地对待他,把他的精神一体化的方式,套进一个事先设定的儒家或者非儒家人格类型的概念。—— 杜维明
多种角色的儒学大家
王阳明因为是儒学大家出名,但其实他本人文武兼修。他去过前线成功平息匪患,是明朝卓越的学者将军。他以儒学宗师文明,但是也在章辞,道家,禅宗,易经方面,有广泛影响。
王阳明最好的朋友湛若水在为他写墓志铭中特别强调,他经历了“五溺”才找到最后才最后找到儒学之路:
初溺于任侠之习;再溺于骑射之习;三溺于词章之习;四溺于神仙之习;五溺佛氏之习;正德丙寅,始归正于圣贤之学。
道家算是他最长的弯路。他花很多时间修道。但实际之后是后悔的。
阳伯即伯阳,伯阳竟安在?大道即人心,万古未尝改。长生在求仁,金丹非外待。缪矣三十年,于今吾始悔。
他在价值观上,最后还是选择了儒家的正道,作为他终极的追求。他在给朋友中的信里提到的是,神仙术不仅浪费时间精力,而且是骗人。
有历史学家说,阳明的学说是儒学和禅宗结合的优秀案例。
除了在无法脱离和亲人的关系,王阳明并没有针对禅宗做批判,他更多面向的还是庸俗工具化的儒家。但是他在方法,用词,游历中很多方面有禅宗的影子,禅宗界对他也很有兴趣。只能说他年轻时候博采众长了。
有意思的是,中国儒学则会是对阳明的禅学倾向批判和攻击。17世纪刘宗周评论说:
呜呼!古之为儒者,孔孟而已矣,一传而为程朱,再传而为阳明子,人或以为近于禅;即古之为佛者,释迦而已矣,一变而为五宗禅,再变而为阳明禅……
王阳明也研究易经,颇有所得,吸引周边人来让他算卦。比较特别的一段经历是,他在狱中,最低谷和悲惨的处境中,研究易经,分析自己获此遭遇的缘由,辨析自己接下来适合的动向,给自己指明方向。在浩渺宇宙的奥秘中,也获得难得的幽静和快乐。
他也和孔子一样,对易经持肯定态度。他后来在自己的居所,造了一个洞穴,取名为”玩易窝”。王阳明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他喜爱的洞穴里占占卦,埋头研究这部神秘的著作。
他能理解古代圣贤,为什么完全沉迷于其中,忘了求奴之苦,忘了老之将至。他在《玩易窝记》中引用孔子的话勉励自己:
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。
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
王阳明儒学的关键词是心学,与之对立的是儒家的理学,以朱熹的格物致知为代表。
因为古代大多数政府官员是通过文官科举制度来选择,也是明代中国士人在社会政治地位上升的最重要渠道。另一方面,明朝的建立者力图在知识界,复兴汉人意识,所以帝国庇护下,朱熹对儒学经典的解释被宣布为官方学说,指定为考试课本,是科举考试中的必考内容。朱熹广博的道德形而上学变成纯经院的形式。他原本要洞察人生设计,达到道德自我意识与思想和价值的外在把握的微秒平衡,淹没在死记硬背,掌握经典的外在化说教之中。
王阳明不仅仅为了图谋上升,他真心想成为圣贤。他对那个时候的大儒,包括朱熹也是很虔诚。
但是他在朱熹的格物致知上,遇到了很大的挑战。朱熹说,普遍原则(理)在一棵树或一棵草上也有所体现。也就是说,成为圣贤的最佳道路,是通过一个系统的求知步骤。王阳明力求朱熹的格物学说,所以和朋友定了一个任务,研究庭院里的一丛竹子。他朋友格竹三天,放弃了。他自己连续做了七天,最后筋疲力尽病倒了。
那时候对他来说是一种打击。他觉得自己没有成为圣贤的天分,无法效仿朱熹的人格理想。他不知道自己后来会悟道,会成为朱熹的”批判“者。
儒家,核心是对社会有终极关怀,圣贤通过自我修养的提升,促进社会更和谐。终极意义的关照上,是王阳明走过道家,禅宗,选择儒家,回到儿时理想的原因。
而他也解开了朱熹格物方法上的死结。人性是基础,如果想成为圣人,就就有担当了,做圣人的根基在内,而非客观外部。也正是看重个人经历对所能学得的道理的意义,结合后来学生遭遇的自我修养和功名利禄追求的矛盾,他提出了知行合一。身体力行是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,把行动和知识分离是对知识的否定。
夫学、问、思、辨、行,皆为以为学,未有学而不行者也。如言学者,则比服劳奉养,躬行孝道,然后谓之学,岂徒悬空口耳讲说,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?
学习要在生活中展示学习的意义,不要等外部条件改变之后再去实施他们的思想。要通过亲身体验中理解圣人的教导来求得自我实现。
师门制度和龙场教学指南
王阳明既然把儒学当做自己的终极追求,他在教授的时候,也就追求更深刻的关系。不简单是师生关系,教授写作技能,而是师徒关系,是终身承诺,是身心改造。王阳明在建立学派之后,给龙场诸生提出四条教学指南。
首先是立志。立志做圣贤,这是第一原则,也是他的收徒要求。
其次是勤学。勤奋可通过努力获得,每个人都有内在力量提高自己,成为君子,贤者,圣人。
第三是改过。教育的核心是想做什么,而不是做了什么,是有勇气改正错误,而不是寄希望于不犯错误;是唤醒道德意识,而非挤压进一个模子。
最后是择善。朋友师生互相指正,志同道合者互相进步,实现自我。
落落千百载,人生几知音
十年前,我写圣人传记和本科论文,也是怀抱要求终极追求的想法。可能”格物“不够努力,本性也不是很坚定,现在已经有点把这些问题抛之脑后。王阳明的人生经历,真诚求取终极真理的勤奋和热忱,也唤起我当年的炽热的困惑和求解的真诚。当时我的老师说,一般本科生不要写这么大的题目,最好是写实证的小主题论文。我何尝不知道自己难以驾驭价值观的大主题,但是这是我确实面临的困惑。文以授业解惑,如果我的论文无法解决我自己的惑,也就难以说服别人,我这里有一个道理,你拿去听。
王阳明逝世前约两个月,打了一场仗,面临自己和当年六世祖差不多的形式。后来健康恶化,所以提早踏上回家旅程,途中他造访了六世祖的庙宇,并写上了十六行诗。
落落千百载,人生几知音,
道同著形迹,期无负初心。
大道总是相同,走的人总是少数。历史对个人,如果一座山对着一粒土。而儒家圣贤的信仰者,不断让自己更好,努力进取,追求自己理想世界。
ChangeLog
2020-03-01 初稿